•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三环某某楼2201室
  • 电话:18911603110
  • 传真:010-68888888
  • 邮编:471000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以书为友五十年
  •   我出生在穷乡僻壤,青少年时期与饥饿为伴,七岁入学时才第一次见到书。当我把领到的新书放进母亲用破布头缝制的书包里,一只手就一直紧紧地摁在,担心书本会蹿出去。虽然那时对书籍还缺乏基本的概念认知,但在潜意识里这是一个神圣的东西,几辈人中没几个有机会接触书本,那字里行间浸透着几代人的梦想和一个懵懂少年的憧憬。半个学期下来,书本卷页破损,每每看到老师的书如新的一般,不由得羡慕嫉妒恨,当然是恨自己不珍惜。有谁知道,书本费是母亲整个冬季带着我和姐姐到处捡棉花根扒了皮晒干卖钱一分一分换来的。直到今天,在我所翻阅无数次的书籍里,不会留下任何折痕和污迹。这既是对劳动和知识的尊重,也是对父母的。

      读完小学,正赶上江淮分水岭地区几十年不遇的。小小年纪、身无分文的我,只好每天跟着母亲到处拾荒,投奔靠近水边尚有一口饭吃的亲戚。一天,来到住在虞姬堆旁的一位远房表兄家,在墙角意外发现几本蒙着厚厚灰尘的书籍,打开一看有《苦菜花》、《迎春花》、《小城春秋》等长篇小说。见我爱不释手的样子,表兄表嫂居然地将所有书籍放进一个网兜交给我。此后一段时间,我不再跟着母亲出门,完全沉浸在另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次意外收获,让我得出结论:书被主人看后就不再有多大用处,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我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四下里寻觅不用花钱的书,如能,不亚于现今一夜暴富般快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又陆续获得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批经典书籍。渐渐地有了自己的书橱,并且一直跟随着我走南闯北、东搬西迁。

      头几年,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书籍于我仍然是个奢侈品。那时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不亚于对物质的追求,花钱购书并不十分吝啬,可有时购书支出过大也会影响到生活。偶尔得到一本免费书,能兴奋十天半个月。朋友间,相互蹭书如家常便饭。一位同事从我这儿“蹭”走了一本精装书迟迟不还,我只陈廷敬后人好上门讨要,为此还引起了小小不快。在讨论给我记功的时候,前一天还积极推荐我的他,在表决时居然没举手。不过我能理解,我真切地希望有更多的人也能像他这样爱书。

      几十年来,我也蹭过不少书,但又以另一种方式还给了别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指战员们在深山里掘坑道、挖战壕,与艰苦、死亡和寂寞为伴,难得的闲暇时间,我给大家每晚讲几回《红楼梦》,房东的炕上炕下挤满了劳累了一天仍不肯休息的战友,那是他们唯一的生活。近十年来,我在机关、部队、大专院校300多场,与大家分享读书。这五年来,我和同事们积极配合上级,在省直机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等主流作了大量报道。

      如今手头宽裕了,反倒不怎么需要购书了。很多读书人变成了写书人,三天两头有人把大作送来,网络也抢走了我不少读书时间,更主要的是,人老眼花,腰酸背痛,每次看书很难超过一小时,这才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年迁新居,我一咬牙,把几千册取之于民的藏书又还之于民,并且终于明白:以书为友、与书为伴,主要还是层面的。